前陣子說我想買的那間很漂亮的房子後來被我賣掉了,我跟買方講了這間房子的一些故事,這個房子跟我們家有好大的淵源,能夠順利賣給有緣人我也覺得好開心。
連假的午後,忙碌工作的空閒中整理到了這張照片,不久前我們去了英國的劍橋,在知名的數學橋前面,這張背影我很喜歡。
朋友常說,帶這麼小的孩子旅行他們很快就忘記了,真的是浪費錢啊,我雖然很想反駁這些討厭的酸言酸語,但最後我通常選擇微笑。
前天開車載小羽回家的路上,他突然跟我說了:
「爸爸,你知道高第嗎?他被車撞到,沒人知道他是誰,以為他是乞丐,路人草草的送去醫院,三天後他去世了,大家才知道他是偉大的建築師-高第。」
接著又說:
「他蓋了好多特別的建築,大多的建築是沒有直線的,特別是聖家堂還有一個大公園的蜥蜴.....一直到他死掉之前都還沒完成。」
我笑笑地問他,是誰跟你說的呢?
小羽說:「是今天音樂老師說的,他說.....」
我又問他「你去看過高第蓋的房子嗎?」
小羽:「有阿~我們還有借語音導覽,頂樓還有彎來彎去的恐龍背脊,還有那個像是森林的教堂....」
手握方向盤的我,內心是溫暖的,我們總說教育是潛移默化的,凡走過必留下痕跡,「付出的一切不一定要求回報,但回報絕對是自己曾經努力過的。」
那些高第建築對於我們的人生或許沒有什麼實質幫助,但對於小羽則是有了一些刺激,過去曾經走過,在課堂上聽到老師的描述,他腦袋立刻有了畫面,內心對於高第以及這些建築更有興趣,回到家之後不斷的問我高第的事蹟,這些求知慾是「主動的」。
牽著孩子走了萬里的路,總有一天我們會放手,生命中很多東西是無價的,父母能給予孩子的東西非常有限,但他們的發展卻是無限的,陪伴是我們目前唯一能做的事情。
在英國劍橋,我們看到了牛頓的「蘋果樹」,也來到了牛頓設計的「數學橋」。我不知道這一段旅程能夠給孩子帶來什麼樣的養分,但或許有一天,他們也能夠在康河撐篙,載著他們的女朋友或是老爸老媽。
2019.02 劍橋大學-數學橋